欢迎访问法制新闻观察网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当前位置:首页三农> 全文

农村改革的亲历者韩贵清就改革开放40年来的农村改革问题进行深度分析

6月20日,中国农经学会副会长刘奇,黑龙江省政府参事、省农科院原院长韩贵清就改革开放40年来的农村改革问题进行深度分析,讲述了自己与农村改革的故事。

以下是韩贵清、刘奇的讲述实录。

韩贵清:全国人民吃的7碗饭里面,就有一碗饭来自黑龙江

 

改革开放之初,我刚刚毕业到黑龙江省农牧厅工作。那时候的情况和现在很不一样。我认为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样一个政策,调动了亿万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。

那时候黑龙江老百姓有一句话:“小两口老两口,带着孩子领着狗”。这说明农民有积极性了,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了,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亿万农民投入到火热的农业生产过程当中去。

黑龙江号称农业大省,整个耕地面积2亿3千万亩。可以这样说全国人民吃的7碗饭里面,就有一碗饭来自黑龙江。

非典期间,黑龙江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短时间内紧急调运大量粮食运往全国主要销区,从这个角度看,黑龙江对国家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。

打个这样的比方,北京交通这么拥挤,实行限号政策,但是吃饭问题无法限号,所以粮食安全是非常重要的。对这个问题我的感受非常深,现在带给我的回忆也非常多。

 

刘奇:实现好、维护好、拓展好农民的发展权

 

40年农村改革我觉得就是围绕一条主线,就是实现好、维护好、拓展好农民的发展权。

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,什么都要发展,有些部门想出了一个办法,叫人民事业人民办。这种观点在85年到87年期间很流行,各部门都向农民伸手,给农民带来沉重的负担。农民没有积极性。

到了2006年把农业税取消了,有2600年历史的农业税到此成为一个历史名词。从少取到不取,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进步。

放活经营,土地给农民了,放活经营之后农民想种什么就种什么。放活土地,农民可以进入二产、三产。放活金融,建立乡村两级农村基金会,它做出的贡献还是值得肯定的。还有放活组织,农民过去不许有组织,就是一个生产队,今天专业合作社的数量也非常可观了,它们最大的效应就是放活了空间。(编辑:周佳苗)

来源:新华网思客

推荐阅读

推荐阅读
点击量
热门
推荐
意见反馈